BIM技術在智慧園區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。它以建筑工程項目的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,通過數字信息進行仿真,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狀態。正是有了BIM技術,智慧園區才具備“可視”的能力。那么,BIM技術具體是如何為智慧園區賦能的呢?
BIM技術在智慧園區中的應用
一、BIM建模
BIM技術可構建詳細的模型,此模型就像園區的數字孿生體一樣,包含了所有建筑、設備設施和空間信息。
在實際操作中,BIM建模需對工程建筑信息進行整理與儲存,以消除信息孤島。當前,業內主要采用“分布式”BIM模型方法,即根據工程項目的現有條件和需求,建立設計模型、施工模型、進度模型、制造模型、成本模型、操作模型等用途的BIM模型。
二、場地分析
利用BIM與地理信息系統(GIS)對場地和擬建建筑物的空間數據進行建模,并開展場地分析,可為項目規劃提供理想的場地規劃方案。
對于智慧園區的建設,通過對園區場地和擬建建筑物的空間數據進行建模,可對景觀規劃、環境現狀、施工配套以及建成后的交通流量等各類影響因素進行評價和分析,為園區規劃提供科學的參考。
三、園區的綜合管理
BIM技術結合物聯網技術,能整合園區的能耗數據,實現實時監控和分析。利用可視化能力,提升應急預案演練效果與實際應對能力。利用仿真能力,預測不同交通方案效果,為園區交通規劃提供依據。還可讓設備管理以可視化的方式展現,實時監控并智能維護園區的各類設施,提高設施的使用效率與壽命。
BIM技術的特點
一、可視化
將以往線條式的構件,形成一種三維的立體實物圖形展示在人們面前,實現構件之間互動性和反饋性的可視化。它不僅可用于效果圖展示和報表生成,還能在項目的設計、建造和運營過程中進行溝通、討論和決策。
二、模擬性
可以模擬在真實世界中難以進行操作的事件。可進行緊急疏散模擬、節能模擬、日照模擬和熱能傳導模擬等。
三、仿真性
基于BIM技術,建筑師在設計過程中為虛擬建筑模型賦予大量的建筑信息。將其導入智慧園區管理平臺,可獲得相應的分析結果,如能耗分析、設備分析、安防分析、環境分析、交通分析等。在施工階段,可進行施工方案的模擬與優化、工程量自動計算,消除現場施工過程中的干擾或施工工藝沖突,還能進行施工進度的模擬。在運維階段,可進行設備運行監控、能源運行管理、建筑空間管理等。
通過上述,我們可以看到BIM技術對智慧園區的作用是全方面的。它賦予了園區數字化、智能化的能力,讓園區更變得可視化、協同化,提高了園區整體的運行效率。